游客
标题:太钢:优化结构引领关键钢铁材料国产化
正文:
8月6日,炽热的滚滚钢水像一条长长的红地毯从钢炉里铺展开来,映红了整个车间。据介绍,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。太原钢铁(集团)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波说:“根据目前国内钢铁产能情况,太钢将从优化品种结构出发,提高关键钢铁材料国产化水平”。 李晓波介绍,加快推进转型发展,体现到钢铁行业,首要的任务是着眼于调整优化品种结构,加快实现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。国家把太钢作为以不锈钢为主的特殊钢基地,山西省始终把太钢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,在技术改造、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。太钢有责任发挥技术改造的后现代优势,围绕推进关键钢铁材料的国产化、建设钢铁强国的趋势和要求,加快自主创新,提高品种质量,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发挥应有的作用。 这些年来,太钢围绕国家重点工程、新兴行业发展和高端客户需求,强化品种开发,形成了以不锈钢为核心,包括冷轧硅钢、高强韧系列钢材在内的高效节能型产品集群,批量进入石油、石化、造船、集装箱、铁路、汽车、城市轻轨、大型电站、“神舟”系列飞船等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。目前,铁路行业用钢、双相钢、耐热钢、造币钢、车轴钢、纯铁、9%Ni钢等21个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,25个品种成功替代进口。 不锈钢方面,太钢自主研发的双相不锈钢,应用于核电设备、热交换器管板、焦化项目、常减压蒸馏塔、甲醇反应器、不锈钢焊管、镍矿储罐项目等,其中核电用S32101中厚板、2205宽幅热轧卷(板)成功替代进口;自主开发成功化学品船用不锈钢板,目前国产的56艘不锈钢化学品船全部使用太钢的不锈钢,有效替代了进口;成功开发出CR1000核岛主设备堆内构件用不锈钢厚板,实物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,通过了核设计、核生产、核业主三方认证,并向秦山二扩、岭澳二期、阳江等核电项目提供核二、核三级不锈钢材料;在国内率先开发出253MA耐热不锈钢中板,用于电站锅炉行业制作循环流化床环保锅炉旋风分离器的中心筒,替代了进口。同时,自主开发的铁路货车用不锈钢板优质、高效,大批量用于大秦铁路2.3万辆铁路货车制造,与碳钢车相比,在减轻车体重量、延长车皮寿命、提高载重能力、降低维护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;双相不锈钢成功应用于换热器、脱硫环保和幕墙装饰等行业,取得了突破性进展;继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之后,不锈钢复合板再度中标国家&ld
[<<][[1]][2][>>]
查看评论(0)
发表评论
首页